近日,《中国青年报》新闻事业部副主任、职业教育版主编、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部长、联席会议秘书长梁国胜专程对我院骨干院校建设成果进行了采访,并以《厚德重能 培养军工特质高端技能人才》为题发表在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28日第8版。
自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我院根据“教高[2010]8号”文件要求,按照“依托行业、创新机制、增强实力、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提升服务”的建设思路,以“校企合作工作站”、“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中厂”建设和运行为载体,以“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发挥重点专业建设优势,与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企业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专业共建机制、人才共育机制、过程共管机制、成果共享机制,促进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紧密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附报道全文:
厚德重能 培养军工特质高端技能人才
——18新利苹果客户端国家骨干院校项目建设巡礼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28日 08 版)
党委书记张文斌与兵器845厂领导为校企工作站揭牌
张权民院长与中船重工东风仪表厂领导在校企合作协议签字后亲切握手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竞赛在学院举办
来到18新利苹果客户端,一进门学院“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夺人眼目,这是一所有着深厚军工文化传统的学校,“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在很多家长心中,把孩子送到这里是最放心的,因为,这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其他学校不同,他们所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将工作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而学校鲜明的军工特色、严谨的学风使得毕业生的面目可谓焕然一新,多了一股军人的硬汉风格。
学院领导介绍,近五年,该校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较高水平,多次荣获陕西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评价是:“思想素质过硬、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娴熟,下得去、留得住、勤奋严谨、踏实肯干。”
据了解,目前学院毕业的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单位或行业骨干,众多毕业生成为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技术骨干、技能带头人。学生就业渠道宽广,形成了以军工为主,横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电子、计算机信息、机电、汽车、能源、化工、经贸等行业的就业网络,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军工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事业单位。
打造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学院的生源有高考生,也有“三校生”;有陕西本省学生,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有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新时期面对复杂的生源结构和90后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学院党委书记张文斌教授表示:“学校注重因材施教的理念。这既是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学院充分承认并尊重学生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差异,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及学生群体的特点,联合企业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际操作机会,设计贴近企业实际环境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方法,施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方式。”也正是如此,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因而学生能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充分发展。
近年来,学院倾力打造的是“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改革工作是在学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的,该做法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据了解,“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打造以总结和巩固各专业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实践并创新学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高端技能型创新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切实满足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及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学院成立了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等专家参与的办学指导委员会和四个重点建设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办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运行制度;建立办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校企文化互通机制、建立校企标准共用机制、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质量监控中心,形成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共同评价机制;形成完善的校、企、社会多方质量监控体系,确定监控目标、多元监控方式。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贴近市场办学,让学生“零距离上岗”
在四个重点建设的专业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陕西省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此专业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10人,与职教集团中航114厂合作建成校企合作工作站,外聘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20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报考的热门,系里的骨干教师通过对多家机械制造类企业走访、座谈,问卷调研本专业毕业生,调研、分析得到企业未来几年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需求,近三年本专业的市场需求量仍保持上升趋势。
通过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往届毕业生座谈,大家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可高、大、全,应该从基础着手、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精通一项技术,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并学会学习与工作。按照市场需要、企业满意和学生成才的宗旨,结合学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提出了符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特点的“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的“3210”式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目标以及办学追求。在求学的第一阶段,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耦合的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第二阶段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两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耦合。而到了第三阶段,学生要分别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情景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专业知识的拓展,以及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和顶岗实习,实现了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耦合、实习作品与企业产品耦合,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实现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耦合。
2012年3月,机械工程学院组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11级赴庆安集团校企合作工作站进行学习,成为首批进站学习的学生,标志着庆安集团校企合作站正式进入实际运行;现在已分批完成240名学生驻站进行为期半年的工学交替学习任务。学生驻站后,西安庆安集团制冷公司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入职培训,使学生对公司的产品开发、研制、生产和文化理念有了总体的认识。学生正式进站学习后有企业的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生产,按企业正式员工统一管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习,借助校外真实的企业场景得到升华,同时借助国防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使毕业生从心理和技能上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引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更是学院的王牌专业,该专业是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优秀专业;陕西省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及专业群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8名,兼职教师10多名,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30%以上,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60%以上,且有一半以上获得研究生学历。
在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学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以精细化工和军工特种化工产品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精细化工和军工特种化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引入精细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由行业企业的专家与学校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同设计、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生产岗位需求,针对性开发《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安全教育》、《产品生产岗位操作法》、《生产设备现场管理》4门课程,在岗前、生产实习中主要由企业外聘教师完成教学,须考核合格,顶岗就业。
据了解,通过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与教师耦合,将一部分课程采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交替进行,一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应用讲授法、项目导向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实现知识及能力的逐级递进和提升。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担任指导教师,训练内容涉及工艺流程、操作原理、设备原理、控制原理、事故现象、产生原因和排除方法等多方面知识。在仿真训练过程中,生产车间的布局及设备具体形象地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利用计算机操作设备,调节操作参数,模拟真实的化工操作,从而掌握现场操作和总控操作,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校内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及仿真训练的基础上,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耦合的前提下,在订单培养企业岗位进行“订单”课程学习及顶岗实习,重点完成面向“订单”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操作技术规程、典型化工设备操作技能、现场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先在DCS操作系统进行仿真操作与控制,熟悉工艺流程、工艺控制要求、设备操作要点等内容,再在生产现场实际操作,形成“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的教学模式。
顶岗实习时,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指导教师,学生在实习基地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产品生产操作技能,了解新工艺和新设备,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与就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探索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陕西省重点专业,也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多是对这个专业本身就情有独钟。专业及专业群拥有一支年轻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6人,兼职教师20余人,实验实训教师4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4%,中级职称占6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5%以上。
近几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国防职教集团为平台,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及高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按照学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基础课程成系统、实践教学成系统,并相互融合,形成递进交互式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双证书”制度,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实现课程体系与专业岗位耦合、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耦合,使学生毕业时既获得毕业证书,又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服务军工电子企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领导介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对“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实践和拓展之后,通过引企入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与国有大型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不断深入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总结提炼形成的,是对“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外延。“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课程体系与专业岗位、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实习作品与企业产品、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校园文化与军工文化的耦合”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工学耦合”模式内涵与外延的深度统一。专家评论说,该模式体现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由一般到综合、职业能力由低到高、知识从基础到综合的递进过程,体现了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的交互过程。
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注重的是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过程出发,通过横向实践教学系统六个阶段的交互实施,通过纵向基础课教学系统四个环节的逐级递进,使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经过岗位训练的实践运用得以巩固,再经历校外实习的体验印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过程。在三轮闭环过程依次进行时,学生每次校内学习的起点都是建立在上一轮闭环过程的终点之上,在这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学生逐次递进地使自我职业素质由一般到综合、职业能力由低到高、知识从基础到综合,从而期待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真正进入社会、展开职业生涯以后,仍旧能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获得可持续发展。
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对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一切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析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矛盾,即相对稳定的学生入学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状态与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变化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矛盾,始终以运动发展的观点来审视和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递进式量变成长过程,从而使学生就业后能够实现质的飞跃,进而实现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全过程“工学结合”,培养学生“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也是学院就业王牌专业。该专业是陕西省重点专业;陕西省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及专业群拥有专兼职教师41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形成了一支专兼合理、素质优良、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是该专业学科老师的口头禅,也是这个专业进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
该专业目前主要依托国防职教集团及“船舶第872厂校企合作工作站”,构建“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学期、三阶段、递进式的教学组织模式。
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认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应加强文化素质培养。为此,学校首先在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上下功夫。“两课”等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时间为1个学期。之后,学校再选择国防职教集团内的企业进行1个月的入厂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对高级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完成工学交替。
在过了文化素质基础这一关之后,学院立即针对开展岗位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在课堂和一体化教室接触到了企业里面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项目为载体,完成低压线路安装与维修、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调试、机械零件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学生转变角色在机电实训基地的车间里以班级为单位轮流机加工、机电设备组装和调试等实训岗位,完成两个月的生产性实训,聘请国防职教集团内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第五学期后两个月在校企合作工作站继续完成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维修等课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第六学期,学生在校企合作工作站或国防职教集团其它企业进行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在此培养阶段,学生在校内机电实训基地和国防职教集团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
全过程“工学结合”的好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交替在校内机电实训基地、国防职教集团企业、“校企合作工作站”进行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三年不断线,有利于职业素养和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值得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根据岗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可完成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高级认证、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认证鉴定,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
有了“文化素质培养阶段、岗位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阶段”,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即由浅至深、由单项到综合科学地排列,形成了一种“递进式”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一个学校,服务学生、服务行业才是硬道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学院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4个重点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明显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并且带动了4个专业群12个专业的内涵发展和整体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各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并形成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在“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下,广大教师下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引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进校园传授技巧,共同研发教学课题、科技课题,形成了浓厚的学术、实践氛围,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0年11月,学院应用化工实训基地(火工品、火炸药方向)、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基地获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子信息综合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工程中心获陕西省2010年度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0年11月,机电一体化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获陕西省2010年度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2011年10月,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获陕西省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同年11月,机电工程实训基地获陕西省2011年度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获陕西省2011年度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2012年学院依旧荣誉不断。同年10月,学院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同年12月,软件工程实训基地获陕西省2012年度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获陕西省2010年度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学院荣获“全省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3年期间,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721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2篇;取得国家专利11项;校本教科研立项41项,结题28项;纵向及学会教科研立项23项,结题10项;编印论文集、专利与成果集等11部。
3年期间,学院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34项,级二等奖38项,4名选手获陕西省技术状元,11名选手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3年来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增强了学院办学活力,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更加密切,教育资源得到了整合优化,教学条件取得了较大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而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使得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学院的办学理念更加先进,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管理更加科学。
张文斌书记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信心百倍,勤奋工作,继续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防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带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党政办 董碧娜 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