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 双方共赢

时间:2017-11-30 作者:校企合作处  来源:校企合作处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成立于2000年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青岛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多年来,在省、市领导的关切指导下,在行业、企业的支持配合下,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秉承“修能、致用”院训,实施“品牌办学”战略,确立“技高品端”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学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机制,实现师资、课程、实训等院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成效。

一、我院校企合作情况介绍

(一)与学院进行合作的行业企业

1996年,学院前身青岛市职工业余大学与海尔集团首次进行合作办学,开启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与海尔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一汽大众公司、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等20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合作企业为我院学生提供实训实习设备值为5.5亿元多。与学院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行业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山东省家电行业协会、山东省物流商会、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青岛市服装行业协会等。合作企业和行业涵盖了学院所有专业。

(二)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学院于2013年1月成立校企合作处,2013年12月,学院出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并成立以纪委书记刘伟为主任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全面协调我院校企合作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在“品牌战略”中的重要位置;研究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增强我院办学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地发挥政府、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全力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做好保障。

二、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实施与大企业合作战略,提高校企合作深度和活力。

接连达成与“海尔集团新一轮十年战略合作”共建“海尔学院”;与海信集团、青啤集团实施“员工学生联合培养”;与联想集团开展“项目实训”,101名在校生以技术工程师身份出色完成北京奥运技术服务工作。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16个,开辟新加坡、韩国、日本海外实训基地20个,引入世界500强甲骨文(青岛)实训基地、微软IT学院。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等7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签约共建全国首个由高职院校和街道办在城镇社区建设的社区学院、青岛市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青岛技术博物馆、青岛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院先后落户。

(二)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

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院校(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在法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新西兰成立5个海外校友会。在加拿大、德国、爱尔兰、新西兰、印度、香港、新加坡、韩国建立8个海外师资培训基地。与5所院校开展专业共建和课程互换;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经验与课程标准,将荷兰“能力本位”本土化后的课程体系在全国几十所高职院校中推广。承领中新两国政府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共同组建职业教育研究机构。

(三)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2005年,我校就开始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学习、就业紧密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校的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同步进行。

目前,我院与青啤集团实施“员工学生联合培养”,与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信息技术研发工作室”,与中石油、中石化、青岛海晶化工、深圳华强集团、烟台万华集团、喜达屋集团等知名企业组建“企业冠名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16个,世界500强甲骨文(青岛)实训基地、微软IT学院以及华信(青岛)实训基地先后落户学院。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探索“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培养模式。

我们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还以服务经济为己任,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

一是与企业合作广泛开展社会服务,采用长短班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地为企业人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如为海尔集团、青啤集团、青岛日日顺集团公司等188家企业和机构培训员工3万余名,1.6万人考取各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青岛市继续教育基地为社会培训各类非学历教育人员累计3万人。

二是面向全国开展职教师资培训,我们依托青岛的产业环境优势、学校实训基地设备优势、高素质的师资优势、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师资培训经验优势,使受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受到参培教师和送培学校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师资培训已成为我校享誉全国的又一闪亮品牌。

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紧紧围绕职业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综合化、模块化和层次化,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

目前,我校与企业一道共同开发出《数控车床操作》、《化工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仓储配送与管理》、《电子产品生产工序》等62门课程,31门讲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学活动以职业性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采用以项目模块组织教学的方法,将学习过程变成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去发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术。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活,学得好。

(二).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我院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同时,我校还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相关企业建立了76家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院制订了经常性、规范性的师生技能竞赛制度,学生竞赛参与广泛。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以赛促教”活动,形成了一整套技能教学实训方法,学生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双证率达100%。

(三)产教合一,提升顶岗实习效果。

加强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企业合作,把企业引入学校,把学校办到企业,实施教产合一。目前引入到学校的企业有青岛中盈蓝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青岛青职机械公司、青岛盛腾源机械有限公司、青岛青职国际旅行社等4家企业。企业负责生产经营,提供生产项目和技术力量;企业的工程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产品项目开发,共同将产品项目转化成教学项目;学生既是在校生,也是企业准员工。

结合我院实际,遵循各专业特点,围绕“技高品端”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教育学院与香江幼儿园创办“银海世界”幼儿园(青职学院附属幼儿园)、青职国旅旅行社等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培养人格健全的职业人。

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贴近企业用人的素质标准,才可能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因此,我校把让每一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作为德育的主旋律,十分重视把校园文化的信息带到企业,企业文化信息带到学校,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融合。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打造出过硬的深受社会推崇的德育品牌,德育成为了我校最重要的形象工程,成为了我校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近几年学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7%以上,大企业就业率稳定在17%左右。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毕业生对母校的综合满意度为8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4%。

(五)打造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

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专业教师、年轻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实践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在岗位现场进行指导,安排教师在企业生产车间进行轮训实践,丰富我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学院坚持世界眼光,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院校(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建立8个海外师资培训基地。与加拿大、新西兰、爱尔兰、荷兰等地的5所院校开展专业共建和课程互换;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经验与课程标准,将荷兰“能力本位”本土化后的课程体系在全国几十所高职院校中推广;获教育部批准,计算机专业2014年将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开展“2+1+2”联合培养;承领中新两国政府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共同建立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学院在新加坡、韩国等地开辟实习、就业实训基地,300多人实现海外实习或就业。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