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职业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升基础能力为保障,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职业教育助学和生均拨款等政策有突破性进展 1.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经国务院同意,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有9个省市将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中职学生就学成本明显降低,促进了教育公平。 2. 推进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各省(区、市)落实《职业教育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相关责任,制订和实施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2012年,浙江、重庆、新疆出台了相关文件,完成此项工作的省(区、市)累计达到10个(附件2),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按规律办学得到更多保障。 3. 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设立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产品),加强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学生权益。目前,已在25个省(区、市)正式启动(附件3)。 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 4. 深入开展体改试点和试验区工作。召开现场交流会议,指导56个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实践,积累典型经验和案例。新建黑龙江(服务现代农业)、山东潍坊(服务黄蓝战略)、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3个国家职教试验区,全国试验区总数达到9个(附件4)。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初步形成。 5.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广“技能+知识”考试方式,开展试点的院校近500所、招生100余万,为建立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考试招生制度积累了丰富经验。 6. 启动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工作。发挥县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资源的重要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标准,发文部署了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7. 继续举办内地西藏和新疆中职班。加大对民族地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2012年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分别招生1900人、3300人。几年来已累计招生上万人。 三、加强行业指导、促进产教融合取得显著进展 8. 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机构建设。完成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组工作,涉及59个行业和部门(附件5),基本覆盖各行业门类,汇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各方专家3100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占21%。形成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载体。 9. 推动行业制订职业教育专项政策。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分别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教育部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创新有色金属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工作机制的21条政策。与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支持供销行业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10条政策。连续3年举办了20多次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覆盖一、二、三次产业,2012年又拓展到绿色建筑业、肉类产业等领域,深化了产教对接与合作。(附件6) 10.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国已建职教集团约700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集团化办学成为促进院校形成合理治理结构、推动政府建立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的重要形式。 11. 创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赛模式。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23个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合举办,设置18个专业大类96项比赛。大赛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所有赛项全部由行业组织牵头设计,企业深度参与实施。同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强调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依据产业专项规划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竞赛项目;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 四、质量建设各项工作迈出重大步伐 12.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强化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尤其是近年来普遍开展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成为职业院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品牌。2012年,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设置了征文、摄影、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五大类赛项,参赛学生达到55万人次,推动了德育的全员参与。 13. 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印发18个大类410个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提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共开发28个专业类295门课程,其中11个专业类141门课程已上网运行。印发《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18项具体措施。公布首批233种中职改革创新示范教材,体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符合学生认知和技能学习规律,形式新颖,职教特色鲜明。开发百首名诗、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等系列教材,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上海、天津试点开发对接国际水平的专业标准,目前已完成25个专业。 14. 加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召开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会议,强调把加强管理作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紧迫要求和重要内容,坚持两个“两手抓、两手硬”(示范引领和严肃规范,常规管理和方法手段),大力推进管理工作精细化,切实推动学校把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集中到提高质量和强化内涵上来。 五、职业教育基础性工作持续加强 15. 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完成1000所示范校的布点,即将开展首批项目学校检查验收;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完成最后两所示范校的验收工作,完成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批复工作。“十二五”以来,通过实施中职基础能力建设(二期)项目、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累计支持815所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969所高职学校重点建设1897个专业,建设了1450个实训基地,开展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近2万人次、出国培训500人次、中高职校长培训6000人次。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示范作用的骨干学校、专业、课程和师资,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打下了新的基础。 16.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17项政策。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了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八项任务。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立项86个共建共享课题,已有400多所中职示范校参与,扩大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参与面和成果受益面。确定了179所职业院校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探索通过信息化解决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举办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设置六个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36个参赛队的609个作品参赛,参赛教师达1146人,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17.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发布《上海共识》,117个国家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与会,同期举办中国职业教育展,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受到各国的高度赞誉。与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12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论坛,设立10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助力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德、中英等双边合作项目也有新的进展。 六、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18. 推动学校优质资源向社会开放。全国103所普通高校向社会免费开放了1000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和1000门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讲座,并为农民工群体建设了专门学习网站。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共建成109个分中心和10个典型应用示范点,整合了近2.5万门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总量达21.5万条、55.5TB。15所电大建设了15个城市或行业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并开放了数万个数字化学习资源。(附件7) 19. 创新继续教育服务机制。推动北京大学等103所普通高等学校成立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编制资源开放目录,建立向社会开放学习资源的新机制。推动清华大学等112所高校与用友集团等101家企业成立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建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相结合的新机制。推动常州市等近20个城市组建了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建立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新机制。批复50所普通高等学校建设继续教育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服务行业的新机制。 20. 深入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连续九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展示继续教育成果、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提供教育培训服务。2012年活动周主题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4个省533个县(市、区)参与其中。 2013年,职业教育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根本任务,以深化综合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推进中高职衔接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着力提高质量,着力促进公平,整体提升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