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二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是培养公民,而绝非制器。如果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技能而没有文化,能赚钱却缺乏公民意识,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有重大缺陷甚至是失败的。 “以就业为导向”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一种价值引领和方向定位,但在贯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失。有的学校只是把学生尽快推向社会,不关心学生是否真就业、高质量就业。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和评估、招生宣传的需要,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让学生签假协议、盖假公章等种种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少人把“以就业为导向”理解成“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实际上把职业教育降低到了职业培训的层次。一些急功近利的口号,比如“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订单式培养”、“与市场零距离对接”、“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等,看上去似乎比较务实、高效,但背后是短视和功利,忽视了学生个体品质和内在精神的培养,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深层次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其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一个具有某些技能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对于学习者来说,职业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使他们只找到一份工作,他们想要的是热爱的事业。一个人热爱某种职业,并把它当作事业,是因为它能够给他带来成就感、尊严感、自由感,这是美好生活的三个感性体验. ( 胡祥鸿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1日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