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闻

以产权改革优化职教集团体制机制

时间:2013-03-19 20:59:04 来源: 作者:

目前,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已步入了由注重规模扩展向注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从已组建的职教集团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职教集团目前仍属于联盟型职教集团,集团成员的法人身份相对独立,职教集团本身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而是以合同或契约形式实现资源配置。

由于联盟型职教集团多以情感、信任、契约为联系纽带,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融合度不高。职教集团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一旦遇到市场环境变化或是利益冲突,易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集团运行随意性大,运作效率偏低。联盟型职教集团的组建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集团各方主体的运行效率,职教集团向纵深发展遭遇瓶颈。笔者认为,可以把产权改革作为提高职教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转变目前联盟型职业教育集团的粗放运行模式,赋予职教集团以独立的法人资格,使其成为具有自我负责能力的法人。

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五种要素。产权具有可分解的特征,五种要素可以为不同主体所拥有,使集团资源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从而强化成员间的产权联结,发挥激励、约束、资源配置与协调功能。

第一,积极推动联盟型职教集团以契约形式优化产权配置。

联盟型职教集团进行产权改革,可在职业院校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以契约形式实现其他权利结构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即职教集团其他成员支付职业院校一定的对价,以换取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促进职业教育良性运行与发展。联盟型职教集团产权改革的重点,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合理安排集团化办学资源;二是强化契约管理,科学制订章程,在集团章程中明确产权和利益关系;三是有效运作产权,通过资产租赁、特许权融资、服务外包、委托管理、转让许可等实现利益最大化。四是完善考核激励,通过产权贡献分配集团化办学利益。

第二,鼓励组建资产联结紧密、产权流转顺畅的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作为职业教育集团的六类主体,可以通过资金、技术、品牌等资源入股的形式,组建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可有三种组建模式:一是由六类主体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公司企业;二是政府协调,主要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公司企业,其他主体以联盟合同的方式参与该职教集团;三是政府协调,主要由企业、学校及其他自愿加入的各方出资组建成立公司企业,未加入的各方可以联盟合同的方式参与该职教集团。在第一种组建模式中,参与主体完全以投资额或持有股份为限对职教集团承担有限责任。在第二、三种组建模式中,政府不作为出资方参与职教集团,而是以协调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参与集团的运行,主要起政策支持、组织协调,以及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等作用。

第三,积极推广产权联结灵活、公益互益鲜明的社会团体法人型职教集团。

尽管社会团体法人型职教集团在国内尚未出现,但其在职教集团产权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团体法人型职教集团,是基于共同的目标,由除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按照自愿原则,共同投入一定的注册资本而形成的从事非营利性经营活动的社会组织,各主体所占股份可根据投入注册资本的数额,通过章程和契约的形式予以约定。

社团法人的特性,促使会员在社会团体内出于互益的目的,提供资源和分享他人资源,从而使社会团体成为资源的拥有者,并具有为会员或社会提供特殊公共利益或普遍公共利益的功能,这与集团化办学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的民主化以及利益目标的多元化特征相适应。而且,社团法人型职教集团具有非营利分配性特征,集团经营业务收入只能在章程所确定的业务范围内用于规模化和内涵化再生产。这对于增加集团办学资源积累、壮大集团实力、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引导事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实现产权配置优化组合。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具备事业单位法人条件。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实行国家投资、国家所有的产权制度,投资主体单一,产权结构清晰,这对于整合不同层次职业院校资源、促进中高职衔接,以及从院校层面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考量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要素,事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存在行业、企业等其他主体没有充分参与,学校与行业、企业没有紧密结合等问题。职教集团与合作企业间仍然是松散的契约联盟,不能真正实现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融合,无法实现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因此,在政策上可以允许事业法人型职教集团的组建,但不宜鼓励。

第五,规范改进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产权管理。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由集团成员直接投资注册成立,由于其在股份制产权改革方面探索较早,已总结出相对成熟的经验,但是对于其在产权改革中存在的投资者不能取得合理回报、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清晰等问题还应通过规范和改进管理等方式妥善解决。一是借鉴企业集团治理的成熟经验,合理设计集团内部组织架构。二是健全管理体制,推进股份合作制,依法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职工股东共同劳动,权益共享,风险共担,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同时,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逐步完善配套措施,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型职教集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郭静系北师大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博士后,马元兴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集团化办学典型模式选登②

中高职衔接的“中高贯通”模式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与核心。它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推动,但具体工作不适宜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充分利用职教集团内部中高职院校间合作的组织优势和长期业务联系的便利条件,推进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等方面的中高职延续衔接和共建共享,既可以提高职教集团的内聚力,也便于政府更好地进行统筹协调,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实例:上海市电子信息职教集团

上海市电子信息职教集团为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试点工作,成立了教学管理工作小组、“中高职贯通”联合教研室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制定相关教学管理文件,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等资源,共同探索中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标准的衔接、对口专业的中职学生直升高职、同层次同专业课程学分互认、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联动发展和高中毕业生经过一定技能培训或企业实践后直升高职等问题。

专业群与产业群“集群对接”模式

职教集团以群体对接为途径,通过专业群合作委员会,快速推进校、行、企联合的跨界教学组织建设,充分体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的核心利益,促进集教育、培训、研发为一体的合作共同体快速成长。

实例:浙江省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

嘉兴产业发展呈现从“块状经济”逐步向区域产业群提升的趋势。2009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嘉兴市欣禾职教集团,建立集团指导委员会,联合11所中高职院校、8个行业协会、90多家骨干企业等,分设12个专业群合作委员会,作为交流协商与合作的基层组织,将专业建设纳入区域产业群发展服务体系,职业院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19日第5版

关闭

Baidu
map